秋冬是服用膏方调理的黄金期,但不少人盲目跟风吃膏方,却难见效果甚至出现不适。对此,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金志刚指出,膏方调理的核心是 “辨证施补”,若不结合自身体质盲目服用,不仅无法达到养生效果,还可能加重身体负担;尤其这 3 类人群,必须通过专业辨证 “定制配方”,才能让膏方真正发挥调理作用。
膏方≠“通用补药”,体质不同配方大不同
金志刚专家强调,中医膏方讲究 “一人一方”,核心逻辑是根据个人体质、症状、需求调整药材配比,而非 “千人一方” 的通用补品:
体质差异决定需求:中医将体质分为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阴虚质、阳虚质、痰湿质等多种类型,不同体质的调理重点不同 —— 如气虚者需补气,阴虚者需滋阴,痰湿者需祛湿,若用错方向(如阴虚者吃温补膏方),反而会导致 “上火”“腹胀” 等不适;
膏方的 “双向调节”:优质膏方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,还能纠正体质偏颇,比如针对 “气虚兼痰湿” 的体质,配方会兼顾补气与祛湿,避免单一进补加重痰湿;
误区纠正:不要认为 “膏方越贵越好”“别人吃着有效自己也能吃”,只有贴合自身体质的定制配方,才能让膏方发挥最大价值,避免 “补不对症” 的风险。
金志刚专家:这 3 类人必须 “定制膏方”,盲目服用易出问题
以下 3 类人群体质特殊或有明确健康需求,需通过专业辨证定制膏方,不可随意选用成品膏方:
1. 慢性病调理人群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脾胃病患者)
体质特点:这类人群多存在 “本虚标实” 的体质,如高血压患者可能是 “气虚兼血瘀”,糖尿病患者可能是 “阴虚兼燥热”,调理需兼顾 “控制病情” 与 “补充正气”;
定制逻辑:成品膏方可能含高糖、高脂或影响病情的成分(如高血压患者忌过量温补药材),定制配方会避开禁忌药材,同时加入辅助调理病情的成分 —— 如糖尿病患者膏方会用木糖醇替代蔗糖,搭配滋阴润燥的生地、麦冬;脾胃病患者会加入健脾和胃的白术、茯苓,避免加重肠胃负担。
2. 术后 / 大病初愈人群(如肿瘤术后、术后恢复期患者)
体质特点:这类人群经历创伤后,多存在 “气血两虚、正气不足”,但可能伴随 “余毒未清” 或 “消化功能弱”,盲目大补易导致 “虚不受补”;
定制逻辑:定制膏方会遵循 “循序渐进、扶正不留邪” 原则,初期以 “温和补气养血” 为主(如用黄芪、当归、熟地),逐步增加补益力度;同时加入健脾开胃的药材(如陈皮、山药),帮助消化吸收,避免因补药滋腻导致腹胀、食欲不振。
3. 特殊体质人群(如痰湿质、血瘀质、过敏体质)
体质特点:痰湿质人群易痰多、腹胀、舌苔厚腻,血瘀质人群易头晕、手脚冰凉、面色暗沉,过敏体质人群对多种药材敏感,通用膏方难以适配;
定制逻辑:针对痰湿质,配方会侧重 “祛湿化痰”(如用茯苓、半夏、苍术),减少滋腻药材;针对血瘀质,会加入 “活血化瘀” 成分(如丹参、川芎、红花),兼顾补气防瘀;过敏体质则会避开常见致敏药材(如海鲜类、虫类药材),选择温和安全的食材配伍。
金志刚专家:定制膏方,需做好 “2 步”
专业辨证是前提:选择正规医院或中医机构,由专业中医师通过 “望闻问切” 四诊合参,明确体质类型、健康问题与调理需求,避免仅凭 “自我感觉” 判断体质;
遵医嘱规范服用:定制膏方后,需按医师指导服用(如每日剂量、服用时间、饮食禁忌),若出现不适(如上火、腹泻)及时沟通调整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长期服用。
膏方调理的核心是 “对的体质用对的方”。“不要盲目跟风吃膏方,尤其慢性病、术后、特殊体质人群,定制配方才是安全有效的选择 —— 通过专业辨证,让膏方贴合自身体质,才能真正达到‘调体质、养健康’的效果。”
(文章来源:39健康等网络健康科普平台)